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(记者李栋)眼下,我国秋粮正接连进入成熟期
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(记者李栋)眼下,我国秋粮正接连进入成熟期。本年,农业乡村部遴选发布了128个粮油出产主导种类,各地经过继续推行优良种类,夯实了粮食稳产增产根底。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非常要害的效果。在吉林省通化市市郊的稻田里,水稻长势甚是喜人。“从9月末就要开端接连收割了,本年的产值又能上一个台阶。”62岁种粮大户毕金明决心满满。毕金明的决心源自近年来我国加大扶持优质稻米出产,扩展优质稻米种类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,向优质化、品牌化、产业化方向开展。吉林省宏科稻业科研中心主任高玉森表明,现在繁育出的宏科水稻系列18个种类,悉数为水稻优质米种类,到达国内领先水平。“部分种类接连多年被推介为当地水稻主推种类,并在辽宁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推行栽培,栽培面积超越200万亩,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”“当时水稻栽培的种类首要特点是产值高,特别杰出以中早熟、中熟种类为主,水稻种类出米率高、效益好,农人种它能挣到钱。”高玉森介绍,在白城区域栽培量最大的“宏科181”,面积可到达70%左右,还有“宏科57”,比一般的种类都能高出2000斤上下。“繁种是粮食增产丰盈的重要根底之一。”在高玉森看来,未来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,育种繁种将不断寻求粮食作物的产值和质量。“现在还有许多种类正在选育中,推行今后能为水稻增产、增效方面带来更大效益。”农业乡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行处二级调研员何晓丹表明,本年农业乡村部要点遴选发布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、区域适应性强的主导种类,经过优良种类和先进技术的推行应用,为保证粮食稳产丰盈供给了有力支撑。数据显现,本年,中心投入超越22亿元,加速提高216个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化水平,保证全国70%以上的农作物用种需求。现在,我国的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越96%,良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越47%。